2018年10月26日下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赵华老师应邀来我校为新北区所有化学教师开设《基于学科本质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讲座。全体化学教师参加学习。本次讲座旨在进一步提升新北区初中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加快骨干教师成长步伐,拓宽教师教育教学的视界、心界、境界。
赵华老师指出,有质量的幸福的生活:思维方式、批判特质、学科本质、包容品质。学生经过化学学习要善于宏微结合,成为基于证据的实践者。赵华老师指出“化学教育”与“化学教学”的区别:1、为什么做老师?2、怎么做教育?3、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时提出成为优秀教师的捷径——阅读。
要使学生进行有质量的化学学习,教师还要了解化学尊重,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经典,捍卫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还需要学会化学批判,在学科教学中彰显灵动。讲座中,赵老师通过引用名家名言、解释经典化学实验、剖析课堂实例等形式,从化学理解、化学尊重、化学批判、化学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有质量的化学课堂学习,他指出教师要沿着学科发展的逻辑,捍卫学科的育人价值,彰显灵动的学科教学,促进化学学科发展。赵老师列举了化学史上10个最具有魅力的化学实验和当代教师是如何在化学实验上寻求创新的种种案例,启示老师要具有跨学科、整合、迁移、代换等实验思维;二是要关注化学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化学学科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从燃素说到氧化学说,从元素原子量到原子序数,化学在曲折中前行,学生的思维也是一样,其发展必然是沿着人类思维的脉络,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波折;除了知识以外,化学史料本身蕴含的人文底蕴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课课堂设计要做到四个自问:一问:一直这样做,一定对吗?二问:必须这样做,还可以变通吗?三问:坚信这样做,还可以更高效吗?四问:已很高效,可做的更有魅力?课堂上要做到四点:展(展示到位形式多元,拓展)、点(切中要害,精准扶贫,点透,点破)、破(破坏固有认识,撕破原有思维,凝练规律,提升方法)、练(训练、熟练)。
赵华老师的报告给了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赵华老师用诙谐的语言、激情的演讲赢得到场师生阵阵掌声,深受好评。赵华老师的讲座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让老师对化学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有质量的幸福生活和有质量的化学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