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学校的应急处置能力,为顺利开学做好全面准备。3月10日下午14:00,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开展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
研究部署、明确责任
首先,宣亚泼校长汇报了新北区教育局针对我校进行的开学筹备工作检查情况的结果反馈,针对开学前防控机制建立到位、师生排查监测到位、设施物资准备到位、内部管理落实到位这“四个到位”的延续工作做进一步细化和优化。随后,针对开学后“十个强化”的要求,进行具体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接着,宣校长带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全体中层干部一起进一步学习了防控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了解应急处置流程,进一步明晰职责分工,熟悉应急处置方法及报告流程。集中学习《新桥初级中学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方案》,确保演练科学、安全、有效。
情景模拟、实战演练
开学以后,学校南门保持关闭,学生统一由东门进出。校门口安保措施严格,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每天早晨六位值班人员在南门内全部到位。门卫墙壁外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校门外放置宣传板,告知《江苏省中小学师生开学师生员工进入校园流程图》及《校外人员进出校园流程图》。
模拟场景一(晨检)
早上6点50分,学生有序排队,为杜绝拥挤,学校用隔离带规定行走固定路线,地面用间隔1.5米的黄线限定行走间距。
在入校晨检时,学校摄像头检测发现体温异常学生(贺莲老师),体温超过37.3度,值班老师(陈小亚老师)第一时间对该学生进行复查,体温还是异常。立即将孩子带到一旁隔离。值班老师报告学校新冠肺炎应急小组组长宣亚泼校长,宣校长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要求家长立即将该生带到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学校全程陪同,另行驾车,避免同车(相对封闭空间)接触。家长无条件驱车前往的,立刻将该学生带到学校隔离室交由曹晓红校医。穿着隔离服的校医进行再次检查、留观,询问并做好记录,在隔离室等待家长车辆或镇、街道转运车辆,并落实就医陪同人员(值班人员)。宣亚泼校长核实信息后立即通知周宏兵副校长分别向新北区教育局、新北区疾控中心和新桥镇人民政府报告疫情,做好相关记录。魏金城老师组织保安封闭学校门口区域,避免他人误入,同时派专人在路口指引救护车。季云萍老师立即调查疑似病例的相关信息以及接触史,做好相关人员的隔离、就医跟踪,并报宣亚泼校长。
模拟场景二(午检)
中午12点,班主任戴好口罩和手套,逐一检查孩子体温。七(1)班一名学生(聂永丽老师)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图12)班主任(唐小燕老师)第一时间报告宣亚泼校长,学校应急处置小组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防疫应急小组领导立即到现场指挥,要求校医曹晓红立即戴好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等防护器具,第一时间带领学生规定路线步行到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询问情况和做好记录。班主任(唐小燕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七(1)班其余同学隔离在原教室,等待后续卫健部门处置。魏金城老师现场指导后勤人员对所在班级教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教室消毒后再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季云萍老师立即调查疑似病例的相关信息以及接触史,做好相关人员的隔离、就医跟踪,并报宣亚泼校长。宣亚泼校长核实信息后立即通知周宏兵副校长分别向新北区教育局、新北区疾控中心和新桥镇人民政府报告疫情,做好相关记录。
演练场景三(校内出现学生呕吐物)
对呕吐物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首先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2.然后清理呕吐物,即用一次性抹布从外到内将呕吐物包裹起来放入呕吐袋密封,全部扔进有盖的垃圾桶。3.随后,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擦拭2遍。消毒人员及时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存档备查。
总结得失、梳理整改
演练结束后,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演练环节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总结梳理,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疫情防控,使命在肩!通过此次实操演练,学校进一步规范了防控应急具体流程,提高了教师应急处置能力和防范意识,增强了各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将齐心协力,继续做好教职工的培训工作,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坚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归来佳期仍需待,开学应是芬芳时。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撰稿、摄影:唐小燕 审核:宣亚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