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新中>>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聚焦核心素养 推动思维发展
——记新北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郭夏男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和提高,12月9日在新桥初级中学开展了新北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新北区信息技术教研员张石磊主持,特别邀请新桥高中的安燕老师和奔牛高中的陈益峰老师参加指导,参与活动的还有新北区各校的初中信息技术老师。

本次活动以基于项目学习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为主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的顾琴娣老师和郭夏男老师分别开设了《Python程序设计之分支结构的应用》一课,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让我们见识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第二阶段课后研讨环节,各校代表分享发言,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第三阶段教研员张石磊进行总结点评,激发了老师们对计算思维的深入思考。

  活动一:同课异构

  新桥初中的顾琴娣老师采取了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地铁的计费程序为项目主题,突出了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顾老师把总项目划分为3个子项目,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完成不同项目的过程中反复体验计算思考的过程,以实现学生计算思维的提高。

                                                    

  郭夏男老师在课堂中采用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策略,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影自助售票程序的设计为主题,通过问题分析,抽象建模、算法流程图设计、编程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完整地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计算思维的提升。最后通过拓展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活动二: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环节,顾琴娣和郭夏男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进行总结说课,高中两位特邀老师分别对上课老师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项目学习的开展和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参与听课的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活动三:总结点评

  最后,新北区信息科技教研员张石磊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程序设计教学对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1.计算思维的展开过程中是否有深度学习的发生?2.计算思维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推进计算思维的培养?如何将它与教学内容相关联?3.场景、项目化与计算思维的关联?4.计算思维与创造化,计算思维由抽象的转化等内容。

图片10.JPG

作为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关键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并非通过几节课,或者哪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实现的,一种稳定的思维习惯需要长期的过程。本次教研活动让所有的参与教师对计算思维有了新的思考,作为一线教师需要继续对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撰稿:郭夏男    摄影:唐金铭    审核:唐小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云台山路11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
    电话:0519-81286731